80 年前,即 1945 年 6 月 19 日,二战后苏联第一款乘用车——嘎斯 M-20 ——在克里姆林宫赠送给斯大林。
1940 年嘎斯 -11-80 汽车的效果图,当时还是双门型。
根据当时苏联非正式的规定,未经斯大林同志的最高批准,任何汽车不可能投入批量生产。所以,这样的赠车仪式也是必经的审批流程。
全苏展览中心第一批量产型"胜利"牌乘用车。
斯大林习惯了美式的豪华风格,对这款低调的汽车并不感冒。当他得知这辆汽车将采用"祖国"作为名称时,他不无讽刺地问道:"你们打算把祖国卖多少钱?"设计团队立刻领会了这个不祥的暗示,提出换个名字的建议,将它更名为"胜利"。
1950 年,高尔基汽车厂批量生产"胜利"牌汽车。第二辆是敞篷车,配有折叠式帆布车顶。
斯大林轻笑一声,低声说道:"虽然不算是伟大的胜利,但也足够了。"结果,换了名字的"胜利"获准投入生产,并一直生产到 1958 年。共生产了 24 万辆以上,其中 3.5 万辆是出租车。
后期生产的"胜利"牌汽车,配备了收音机天线和散热器格栅,并根据 20 世纪 50 年代的汽车风格进行了改进。
"胜利"牌汽车自由销售,但价格非常耀眼—— 16000 卢布。1946 年,苏联工人的平均月薪为 520 卢布,而占人口大多数的集体农庄农民的工资更加有限,他们的大部分工资都以黄油等实物支付。
早期型的驾驶室,当时没有收音机,排挡杆安装在地板上。后期型换成怀挡式。
尽管如此,还是有一些人,主要是高级官员、企业高管、中效以上军官、科学家、高级知识分子拥有这样的汽车。当时流行的漫画《爸爸的胜利小汽车》算是苏联特色的"拼爹"证明。
波兰获得许可证生产"胜利"牌汽车,更名为"华沙",1973 年停产。
二战爆发前,1940 年高尔基汽车厂就开始设计新型民用乘用车,最初定名为嘎斯 -11-80,还是当时更普遍的双门型,这有助于控制生产成本。然而,只有二战结束后,高尔基汽车厂才有机会将多年前的草图变成现实。
佳成网配资-专业在线配资-合法配资平台官网-股票配资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