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秀成能有多腐败?有网友评价,太平天国的失败至少有一半的责任是因为李秀成的腐败。
从当下观望历史,忠王李秀成做过的好事不在少数,农民出身的李秀成非常懂得当时农工的苦难。
苏州之时,李秀成顺应民心,将土地分发给农民,使得当时苏南农民在如此悲惨的背景下能够拥有硕果累累的景象。
但是,功过不能相抵,以史为鉴更需要了解事情的全貌。
【一、为何抄家能解决天国军费】
陈玉成嘴角微扬,淡然道:“李秀成家资丰厚,或许能为天国解燃眉之急。”言下之意,抄家之举或可填补军费空缺。
太平天国14年,军费几近26000万两白银。按照新的白银价格一克6.57元来算,金额高达一万七千亿元有余。
李秀成就算再腐败,怎么可能私吞这么多钱!要知道许家印这个首富,也才欠下2.4万亿,难不成李秀成在那个年代也是个首富?
可以肯定的是,抄了李秀成的家,价格绝对要比1.7万亿元要多。但是,大部分资金来源并不是以现金流的方式存在,也不是由资产来结算的。
李秀成的钱全部用在了苏州园林,也就是当时的忠王府。自从李秀成来到苏州之后,他便开始建造忠王府,豪华程度在当时无人能比。太平天国运动就算失败了,李秀成的忠王府还在建造中。
苏州园林大家都不陌生,辉煌堪比皇家园林,可大众不了解的是,苏州园林的存在正是因为李秀成的腐败。
从现代价值出发,已经无法用金额评定,作为世界级别的文化存在,价值肯定要比天国军费高。
据说,洪秀全的天王府每天需要上万个工人进行建造;东王杨秀清的府邸,与天王府媲美,可东王府内部的金银珠宝远远超过天王府。
一把手和二把手的府邸豪华程度之高令人咋舌,但这一切都比不上忠王府内的一座银山。
李秀成财富之巨,竟至于无地可容,忠王府内,银光闪烁,如山堆积,实乃罕见之景。
【二、亲密战友到见死不救】
李秀成和陈玉成的关系如何?天京事变后,陈玉成和李秀成二人成为了亲密无间的战友。可到后来,二人反目成仇,导致陈玉成十分痛恨李秀成。
在《李秀成自述》中两人还是关系十分亲密的同乡,旧日深交的情感更是让两人配合十分默契。
两人均是苦难农民,都跟着太平军征战。起初的两人也是意气风发,雄心壮志,幻想着只要跟着太平军好好干,就能有一片崭新的未来。在当上将领之后,二人多次配合剿灭清军,化险为夷。
_
但是两人关系越亲密,作为将领的洪秀全越害怕,洪秀全在太平天国后期已经过上了奢靡的生活,此时的陈玉成和李秀成有理想有抱负,想要干出一片新天地。
洪秀全害怕新人会将自己的地位削弱,便又开启了五军主将制度,陈玉成和李秀成分别为前军主将和后军主将。洪秀全声称,主将可以割据一方,其地方事务自己做主。
三河镇胜利之后,前军和后军都贡献了不少的力量,可以说胜利的因素由两人共同决定,缺一不可。
洪秀全便开始了自己的骚操作,把三河镇胜利的功劳全部归功于陈玉成,并将其册封为英王。李秀成没功劳不说,他所带领的军队还被封锁了20多天。
两人心生嫌隙,三河镇的局势变迁,将领们岂能不知。从此,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而复杂。
陈玉成在领功之时,为何不提出后军的重要性,后来又是为何军队被管控20天之久。
陈玉成的实力不断壮大,已经严重威胁到李秀成的地位。
这股恨积压在心中,于是在后来陈玉成西征围剿之时,多次受困求救,李秀成仍旧不理睬,利用清军清除掉陈玉成,来巩固自己忠王的地位。
【三、英王和忠王谁的贡献大】
虽然说,册封陈玉成为英王的主要目的就是削弱李秀成的权利,可是从整体复盘来看,陈玉成的贡献就是要比李秀成大。
自从天京事变之后,原本的五位王爷逃的逃溜的溜,一大堆烂摊子没人解决。
仅凭洪秀全一人之力,恐怕难以为继。他或许会贪图私利,席卷珍贵财物,沉溺于享乐之中,导致局势愈发不可收拾。
陈玉成在这个时间节点扛起了大旗,也就意味着,太平天国最艰难的战斗全部都有陈玉成的身影。
又苦又难的战斗并没有摧毁陈玉成,反而他却是整个14年中最会带兵打仗的王爷。
东至扬州,西至武昌,陈玉成带领的军队是太平天国战斗力最强的军队。
当然,此时处在太平天国的中期,若是放在早期资金充足,战斗力只会更强。
作为前军统帅的陈玉成,很多时候都是要率先进入战场与敌人对抗,因此大部分战斗时都非常困难。
每当遇到困难之时,后军统帅李秀成便担起了后卫的作用,各种补给以及信息会及时给到陈玉成。
正因他们的默契配合,方能屡战屡胜。而这,亦预示着陈玉成的不幸结局。
李秀成选择腐败或者选择不作为之时,在前线奋勇杀敌的陈玉成军队便没了退路,只能乖乖等死。
【四、太平天国为啥都在腐败】
太平天国原本是为了实现全民族公平正义而诞生的组织,到了后期却全员腐败,说白了还是无法与清代思想断干净。
太平天国领袖皆出身于旧日权势之家,他们掌握着丰富的资源和影响力,为起义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李秀成、陈玉成和洪秀全,均因目睹清朝衰落,怀揣着开创繁荣新时代的梦想而揭竿而起。然而,缺乏系统创新理念,致使他们内心仍深受腐败与奢靡之困。
单拿洪秀全来说,在经历过天京事变之后,便在天京修建了一座专属于自己的宝殿。
洪秀全为了让宫殿更加贴合自己的身份,特意摆满了各种宝物,随后将大批美女摆放在宫殿之内。
洪秀全此举,与晚清政府的腐败如出一辙,令人痛心。他的追随者们也深感失望,因为他已背离了初衷,与起义前的不堪形象并无二致。
洪秀全的奢华行为为榜样,下属群起效之,诱发太平天国众领袖之私欲蔓延。此举如燎原之火,迅速蔓延整个太平天国。
众王爷滥用职权,掠夺民财,削减军饷,漠视农民福祉,助长官僚之风,愈发沉湎于权力之争。
归根究底,太平天国的制度缺陷导致了太平天国的腐败,没有解决问题以及创造新时代的强大政策,终究是要回归常态。
【五、当时的太平天国有哪些问题】
太平天国在打击清政府腐败的问题上有重大效果,但是网络上却有不少人诋毁污蔑太平天国运动,直言太平天国的恶政。当时的太平天国到底有哪些问题?
首先,太平天国的第一梯队人员信仰有问题,他们最初是“拜上帝教”的信徒,宣扬的理论是要推翻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。
然而,拜上帝教并非一个被广泛承认的宗教,缺乏明确的方向和指导。其信仰体系基于封建迷信,与现代科学知识和理性思维相悖。信徒们往往深陷其中,难以自拔,对个人和社会都带来负面影响。我们应该尊重科学和理性思考,避免被迷信所误导。对于那些执着于封建迷信的人来说,我们需要引导他们寻找更健康的娱乐方式和信仰体系。
为了一统民心,天王洪秀全以及东王杨秀清、西王萧朝贵带领民众信奉上帝。为了巩固政权,三者自称是受天命所托,其所有下达的指令,全部都是上帝的旨意。
这样的做法完全违背了宗教的初衷,借用宗教之名来实现自己的统治管理欲望。
更离谱的是,一等王爵东西王两人,经常利用口吐白沫,浑身颤抖的方式来“鬼上身”让大众认为是耶稣的旨意。但是下达的指令常常是对民众无利的。
其次,跟着太平天国吃不饱。
尽管“鬼上身”之说看似荒诞,许多人仍不为所动。他们坚信,追随太平天国尚有一线生机,而满清政府则无法给予他们温饱。因此,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起义之路。
当时的社会,民不聊生,平民的思想就是跟随一个组织有饭吃,无论是哪个组织,只要能吃上一顿饱饭,他们就愿意跟随。
可是后来的事实证明,太平天国让农民寒了心。“无处不均匀,无处不保暖”的口号只是口号,《天朝田亩制度》也并没有落到实处。
但是,王爷们的奢靡腐败实实在在被大众看在眼中。后期的太平天国失去了民心,倒塌也是理所应当。
原本认真做事恪守初心的老大哥,开始利用职位之便进行腐败奢靡;其他王爷若是想上进,想必肯定会遭到打压。
于是便有了所有领袖的奢靡作风,让农民吃饱穿暖的口号,在洪秀全的带领下也成了一句空话。
后期太平天国本来有望再次复兴,万万没想到,忠肝义胆的陈玉成,被李秀成做局致死。
李秀成初或亦鄙奢靡,怀反清之志。然时移世易,奢靡之种潜滋暗长,终至无奈,全盘皆输。
佳成网配资-专业在线配资-合法配资平台官网-股票配资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